欢迎光临首都刑事律师辩护网!
北京刑事律师网
微信扫描
网站首页 >> 律师文章 >> 文章内容

羁押必要性的判断标准

 [日期:2015-11-01]   来源:北京刑事律师网  作者:北京刑事律师   阅读:0
核心提示: 羁押必要性的判断标准。逮捕后的羁押有两点作用不容忽视:一是为了侦查需要,二是为了保障刑事诉讼顺利进行。在公诉环节进行羁押必要性审查时,需要听取侦查部门、批准逮捕部门的意见,以保障案件的正常诉讼。

                    羁押必要性的判断标准

 

    河北省曲周县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撰文指出,公诉环节对羁押必要性审查不能单单就”羁押”论”羁押”,其”必要”与”不必要”不能仅仅局限于审查在押人员本身,也不能简单地以侦查阶段批准逮捕时对”社会危害性”的判断,来衡量公诉阶段是否有继续羁押的”必要性”,而是要统筹考虑、审慎把握。

   (一)对于暴力恐怖、杀人、强奸、抢劫、抢夺、以危险方式危害公共安全、手段残忍的故意伤害、涉黑涉恶犯罪、重大职务犯罪等严重犯罪,应当认定为有羁押必要性。对于邻里之间因纠纷发生的故意伤害犯罪、不涉及酒驾和逃逸的交通肇事犯罪、老弱病残人员轻微犯罪以及过失犯罪等刑期在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案件,作为进行羁押必要性审查的重点,依法变更强制措施。

   (二)犯罪嫌疑人或其近亲属、辩护人申请变更强制措施,如果犯罪嫌疑人不认罪、不悔罪,不如实供述,不主动赔偿、被害人不谅解的;犯多种罪只认部分罪的;犯多种罪只查清部分罪的;团伙作案有在逃的;流窜作案部分事实未查清的;主观恶性大、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曾因犯罪脱逃被网上通缉、不主动投案的;无固定住所或身份未查清的,不宜认定为有羁押必要性。

   (三)公诉人应征求犯罪嫌疑人所在单位、乡村、社区街道的意见,收集各方面对犯罪嫌疑人品质和表现的评价,以作为羁押必要性审查的参考。还应当征求看守所对犯罪嫌疑人在押期间表现的意见。羁押期间表现不好,不遵守监纪监规,不积极改造,甚至有暴力、脱逃、自残、自杀、绝食、串供、毁灭证据苗头和倾向的,应认定为有羁押必要性。

   (四)即使犯罪导致的后果较轻,但手段残忍、情节严重的也应认定为有羁押必要性。比如交通肇事具备醉酒、不施救、逃逸情节的,轻伤害案件中持有凶器作案的,盗窃未遂但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此外,累犯或多次犯罪,包括实施犯罪中采取蒙面作案、夜晚作案、飞车作案、在公交车上作案等手段和以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下夜班女工、在校生、金融机构存取款人、救灾扶贫物资、重要公共设施等为作案对象,给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居住、出行造成严重危胁、恐慌的,应当认定为有羁押必要性。

   (五)逮捕后的羁押有两点作用不容忽视:一是为了侦查需要,二是为了保障刑事诉讼顺利进行。在公诉环节进行羁押必要性审查时,需要听取侦查部门、批准逮捕部门的意见,以保障案件的正常诉讼。

    总之,据以定案的证据如果不够充分、确实,存在疑点、相互矛盾,需要补充侦查完善证据的,暂不宜认定为有羁押必要性。羁押必要性审查要做到依法、认真、及时。无论审查的结果是否变更强制措施,都要注意审查程序和结论的合法性、说理性,使羁押必要性审查体现出公平和正义。

 

 


热门Tag:毒品律师贩卖毒品律师运输毒品律师走私毒品律师制造毒品律师死刑律师死刑复核律师北京知名毒品律师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