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诉人指控诈骗2400多万元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年半
(2016-05-26)
引子:这是引起网络普遍关注的网络诈骗案件,被告人涉嫌网络诈骗2400多万元,辩护律师坚持无罪辩护,认为关键的电子证据不符合证据标准请求法院不予采信。法院接受了律师该24355505.36元网络诈骗电子证据不予采信的观点,但没有接受无罪辩护的观点,而是以被告人获利16万多元为由按照诈骗罪判刑1年半。被告人羁押已经1年,上诉开庭也是半年之后,被告人及其家属表示不上诉。虽然没有为被告人争取到无罪判决有些遗憾,但被告人的满意就是辩护人的满足。
案情回顾
2013年年初,被告人夏某找到被告人朱某,两人商议开设一个虚拟贵金属交易平台,通过操纵交易平台上贵重金属的涨跌来骗取客户钱财。被告人朱某有软件与技术方面的资源,在网上租来服务器与交易软件。被告人夏某由客户方面的资源,负责发展客户。被告人夏某通过网络聊天找到曾从事过贵重金属交易服务的被告人张某,让张某去发展客户。客户在被告人夏某与朱某控制的某交易平台上进行虚拟交易,被告人夏某与朱某则控制虚拟交易平台上贵重金属的涨跌来让客户亏钱,所得的非法获利则由夏某、朱某安排分配。夏某与朱某控制的网络虚拟平台累计获利24355505.36元,从2013年6月到8月,被告人张某共获得167454元的获利。
2014年10月26日,受害人蔡某向深圳市公安局福田区分局报案,称其被某网络交易平台骗取钱财,深圳市公安局福田区分局立即立案侦查。2015年7月10日,被告人张某被在户籍所在地的江西省上饶市某县公安局抓获,随即转给深圳市公安局福田区分局,关押在深圳市福田区看守所。
2015年7月22日,被告人张某家属通过朋友介绍找到广东卓凡(仲恺)律师事务所余安平律师。余律师与家属简单交流后,认为本案的关键是被告人张某是否“明知”该贵重金属交易平台是虚拟交易平台,其所得16万多元是劳动所得还是分赃所得。余律师接受委托后,立即前往深圳市福田区看守所会见被羁押的张某,向他了解基本案情,并向他网络诈骗解释本案罪与非罪的法律规定。张某坚持认为自己是无辜的,所得的16万多元系劳动所得。
2015年8月12日,深圳市某区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张某,随即张某被移送深圳市第二看守所关押。鉴于本案案情复杂,余律师没有象往常一样立即向办案部门提交法律意见书,而是等到审查起诉阶段阅卷完毕后再提出法律意见书。本案侦查终结后,移送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检察院。鉴于物价鉴定部门认定网络诈骗数额为24355505.36元较为巨大,本案移交深圳市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余律师两次向深圳市人民检察院提交《法律意见书》认为被告人张某无罪,深圳市人民检察院两次退回补充侦查后,向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律师辩护
2016年4月20日,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本案。广东卓凡(仲恺)律师事务所余安平律师与助理胡永升实习律师出庭参加了辩护。庭审中,公诉人认为被告人张某构成网络诈骗罪,认为物价部门鉴定的诈骗金额程序合法应当予以认定,建议量刑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余律师认为被告人张某不构成犯罪,一方面张某不明知该贵重金属交易平台系虚拟平台,其所得16万多元系劳动报酬而不是分赃,16万元相对于2400多万元的涉案赃款而言显然不对等;另一方面公诉人指控被告人张某涉嫌诈骗2400多万元,该电子证据无论是取证程序还是取证资质都不符合法律规定,应当不予采信。鉴于本案属于重大刑事案件,公安机关没有对其全程录音录像,因此对于没有全程录音录像的部分口供不予认可。没有证据表明被告人张某被告知该交易平台系虚拟平台是用来骗取他人钱财,没有证据表明被告人张某能够登陆该交易平台。
本案法庭辩论焦点是物价鉴定部门的鉴定意见是否应当被采信。余律师庭审前请教了电子证据专家朋友,从取证程序与取证资质上入手。依据《公安机关执法细则》第七章之规定,封存电子设备和存储媒介,封存前后应当拍摄被封存电子设备和存储媒介的照片并制作《封存电子证据清单》,固定存储媒介和电子数据应制作《固定电子证据清单》,现场勘验检查应制作《勘验检查照片记录表》与《现场勘验检查笔录》,而公诉机关并未提交以上书证,不符合电子证据的取证要求。《计算机犯罪现场勘验与电子证据检查规则》明确“计算机犯罪现场勘验与电子证据检查,应当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必要时,可以指派或者聘请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参加”,本案中电子证据提取系公安机关派出所实施,不符合资质要求。
此外,据以认定朱超群等人的诈骗数额达24355505.36万的鉴定意见存在明显重大的事实错误。该鉴定意见鉴定出被告人朱某等人的诈骗数额是依据是公安机关提供的《被害人投递资料至司法机关登记损失金额》,其中记录的被害人损失金额,无法与公安机关提供的朱某的银行账户相应被害人的资金流入与流出的差额相对应,而鉴定机构竟以该《被害人投递资料至司法机关登记损失金额》的合计结果作为涉嫌诈骗的总额,该结论明显事实错误,依法不应被采信。
庭审中,公诉人认为被告人不认罪,建议法庭从重处罚。辩护人立即予以回应,公诉人应该用证据来论证被告人构成犯罪,而不是强迫被告人认罪。被告人不认罪,不是从重处罚的法定事由或酌定事由,被告人即使认罪也不能减轻公诉人的举证责任。
法院判决
庭审结束后,余律师向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提交了《辩护词》,从被告人张某是否明知该交易平台系虚拟平台到被告人张某是否能够登陆该交易平台,从口头证据到电子证据取证是否合法到物价鉴定是否符合程序,进行了全面补充。鉴于刑事案件难以做出无罪判决,余律师在辩护词中还是做了“分段式辩护”,认为即使有其他证据能够证明被告人张某构成诈骗罪,也存在一系列从轻或减轻情节。
2016年5月3日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对律师提出部分口供取证不合法应当不予采信、电子证据取证不合法建立在该电子证据基础上的物价鉴定意见应当不予采信,予以接受。但认为被告人构成诈骗罪,以其非法获利16万元但系从犯,判处有期徒刑1年半,并作出了罚金处罚。
被告人张某及其家属都放弃上诉,认为已经羁押快1年,只希望早点出来。虽然留有一些遗憾,但本案2400多万涉案金额的电子证据被推翻,也让人较为满意。
律师评析
本案属于典型的网络犯罪,其电子证据是关键。基层公安机关办理这些案件时,往往没有注意到《公安机关执法细则》、《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公安部刑事案件现场勘查规则》与《计算机犯罪现场勘验与电子证据检查规则》对电子证据如何选取、如何固定、如何办理流程不太熟悉,这就使得他们制作的电子证据往往存在诸多违反程序规定与资质规定的“硬伤”,庭审质证中很容易被否定。公安机关刑事侦查的规范化,在电子证据选取方面不可不慎。
律师通常也不熟悉电子证据的选取程序,这就需要向专家朋友寻求帮助。“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许多网络警察出身的律师朋友就是律师从事电子证据质证的专家指导者。律师不可能全知全能,这就需要擅长学习擅长借用他人的专业长项。
庭审阶段无罪辩护当然可以气势如虹,场面很热闹。但考虑到法院很难在一审中做出无罪判决,律师与被告人商量后往往不得不采取“分段式辩护”模式,先做出“证据不足”的无罪辩护,认为公诉人的证据不足以证明被告人构成犯罪;随后需要做出“量刑辩护”,认为即使有其他证据证明被告人构成犯罪,也存在诸多从轻或减轻情节。律师很无奈,但有时不得不妥协,当事人的最大利益往往不是“无罪”而是尽快脱离“被羁押”状态。考虑到不足0.08%的无罪判决率,律师眼中只能有“个案”去保障当事人所追求的最大利益,而不是试图通过个案推动司法进步——律师是“当事人中心”,而不是“法治进步”中心。
![]() |
扫描左边二维码手机访问 分享到微信 1. 打开微信,点击“发现”,调出“扫一扫”功能 2. 手机摄像头对准左边的二维码 3. 点击右上角分享 |
热门Tag:毒品律师,贩卖毒品律师,运输毒品律师,走私毒品律师,制造毒品律师,死刑律师,死刑复核律师,北京知名毒品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