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播案诡辩神技全揭露
作者若颦
这几天,被告单位深圳市快播科技有限公司,被告人王欣等涉嫌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一案的庭审直播被网友点评。被告人辩护人伶牙俐齿,辩护词洋洋洒洒,大有舌战群儒之风。笔者细观庭审笔录,却为直播庭审叫好,盖因此案将诸多案件庭审中的种种诡辩神技一网打尽,实为不可多得之样本!
一是偷换概念。快播软件与利用快播软件传播淫秽物品牟利是两个概念,就像一艘海轮和走私海洛因的海轮——海轮本身没有罪,有罪的是走私犯,要惩治的是走私行为。同样,快播软件本身无罪,涉嫌犯罪的是利用快播软件传播淫秽视频资料的被告人和单位,两者的区别泾渭分明,可某些人非把这两个概念混同,不过是利用人们对快播软件的认同来遮掩使用快播软件涉黄贩黄的犯罪行为,这种小伎俩其实一点都不新鲜。
二是转移视线。“传播淫秽物品牟利”是法律问题,而非技术问题。也就是说,快播的技术特征并不能改变上述被告人传播淫秽物品的犯罪性质——秀才杀了人照样是凶犯,不会因为饱读诗书就必然是谦谦君子。诚然,王欣等被告在视频软件的专业方面可能是专家,他们关于P2P技术、缓存、服务器的侃侃而谈确实吸引一些视频软件爱好者,辩护词信息量大、知识点多,令人大开眼界,成功地转移了观者的视线。可惜,强调快播的技术水平并不能改变利用快播涉嫌犯罪的性质,这个小聪明真是抖得太机灵了点。
三是虚张声势。法庭不是秀演技的剧场,也不是探讨电脑技术的讲堂,而是对犯罪行为进行审判的严肃场所。控辩双方讨论的应该是法律问题而非电脑技术问题。也就是说,被告人哪怕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呢,只要符合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的要件就构成违法犯罪行为,这是法律来定性的,而不是靠云里雾里高深莫测的专业概念能决定的,法律会因为技术控的装腔作势就改变规则吗?
四是化腐朽为神奇。假如一个人屋里有6、7只苍蝇他说没看见,说即使看见了也抓不住拍不死也许勉强说得过去,但他屋里现在70%的空间里都是活蛆他却说没看见,还说没办法,甚至说是别人放在那儿,和自己没关系,那就只能说这人是无赖。同样,面对公诉机关数万个样本的鉴定结果视而不见,却将一个人的回答当成市场占有率的调查结果,这种以偏概全的伎俩,只能证明无赖的成色够厚黑的。
所以说,快播案的直播非常好,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样本,让我们见识了一些所谓的精英在法律面前机关算尽的演技。只可惜,再机灵的伎俩也盖不住囊中的龌龊,只要公众睁大了眼睛,华丽的外衣瞬间就会被扒下,拙劣的表演不过是跳梁穷伎,徒增笑耳。
![]() |
扫描左边二维码手机访问 分享到微信 1. 打开微信,点击“发现”,调出“扫一扫”功能 2. 手机摄像头对准左边的二维码 3. 点击右上角分享 |
热门Tag:毒品律师,贩卖毒品律师,运输毒品律师,走私毒品律师,制造毒品律师,死刑律师,死刑复核律师,北京知名毒品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