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2011年以来,巴南法院共审理未成年人涉毒犯罪案件16件,其中,2011年审判未成年涉毒犯罪人数8人,占全年毒品犯罪人数的4.55%;2012年5人,占全年毒品犯罪人数的2.94%;2013年1至6月止,审理未成年涉毒案件3件,占2013年1至6月毒品犯罪人数的3.49%。经统计分析,发现呈现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犯罪人员向低龄化发展。十六人中15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有3人,占未成年人涉毒总人数的18.75%。
二、涉毒案件毒品类型集中,犯罪手段单一,涉案毒品数量较少。未成年涉毒案件的罪名集中在贩卖毒品罪和容留他人吸毒罪的罪名上,其中有7人犯贩卖毒品罪, 9人犯容留他人吸毒罪。未成年涉毒案件涉及的毒品种类多为海洛因,安定,冰毒,没有新型毒品。
三、女性在毒品犯罪中占一定比例。未成年人女性犯罪人数占全部未成年犯罪人数的12.5%。16名涉毒人员中女性被告人有4名,所占比例达25%,高于一般刑事案件中女性犯罪所占比例。
四、离异家庭子女在毒品犯罪中占较高比例。通过涉毒犯罪未成年人进行社会调查,法官了解到其中有10名未成年人成长于离异家庭,另2名因与父母关系不和而离家出走,完全脱离了父母的监管。
五、有吸毒经历人员实施毒品犯罪比例较高。有10名曾经吸食过毒品,所占比例高达62.5%。
巴南法院认为,未成年人涉毒犯罪的主要原因主要有:
一、家庭教育缺失,单亲家庭子女在毒品犯罪中所占比例较高。单亲家庭的孩子得不到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正确引导,过早脱离学校、家庭,步入社会,面对社会诱惑,缺乏正确的是非观念,起上犯罪道路。
二、文化程度偏低,好奇心和对毒品的无知导致未成年人走上毒品犯罪道路。未成年人思想敏锐,好奇心强,在遭遇毒品之前,他们对抗毒品的知识较少,即使知道“毒害”二字,但毒在哪里,害有多深,却是一片茫然。16名涉毒犯罪未成年人中,有14名是初中以下文化程度,两名是职高文化,较低的文化程度、危险的好奇心、淡薄的法律意识、自我保护能力的欠缺、生活来源的匮乏使未成年人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从而实施毒品犯罪。
三、群体之间交叉感染,有吸毒经历的人员实施毒品犯罪比例较高。吸毒者与毒品犯罪有着密切的联系,吸毒往往是实施毒品犯罪的“前奏”,实施犯罪为再次吸毒提供经济保障,呈现“吸毒—贩毒—吸毒”循环表现形式。吸毒者会通过购买、获赠、偷窃等方式接触到毒品,实施毒品犯罪。
四、受成年犯罪人员的指使,协助其完成毒品犯罪。成年人实施犯罪,往往利用未成年人目标小,处罚轻,易指使控制的特点,引诱未成年人帮助完成犯罪。
对此,巴南法院建议应采取以下对策防治未成年人犯涉毒犯罪 :
一是依法从重处罚引诱、教唆、欺骗、强迫未成年人吸毒和犯罪的行为,避免未成年人因成年人的影响而染上吸毒恶习。在毒品犯罪案件中,区分成年人与未成年人各自作用的不同,依法严惩利用未成年人从事犯罪的成年人。
二是加强对监护人的教育,使其切实履行职责。我院已定期开展家长法制教育课堂,对涉诉未成年人的家长进行法制学习。
三是加强对吸毒未成年人的管理、教育。家长或未成年人保护组织应帮助对于吸毒成瘾的未成年人实施戒毒,防止其因吸毒行为而诱发其他毒品犯罪。同时,相关部门要做好戒毒后未成年人的就学、就业、帮教工作,使其早日回归正常的社会生活。
四是开展禁毒教育宣传。多渠道、多层面对未成年人进行毒品危害性教育,提高识别能力,远离毒品和毒品犯罪。要使毒品知识的教育成为一种常态化的教育。
一犯罪人员向低龄化发展。十六人中15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有3人,占未成年人涉毒总人数的18.75%。
二、涉毒案件毒品类型集中,犯罪手段单一,涉案毒品数量较少。未成年涉毒案件的罪名集中在贩卖毒品罪和容留他人吸毒罪的罪名上,其中有7人犯贩卖毒品罪, 9人犯容留他人吸毒罪。未成年涉毒案件涉及的毒品种类多为海洛因,安定,冰毒,没有新型毒品。
三、女性在毒品犯罪中占一定比例。未成年人女性犯罪人数占全部未成年犯罪人数的12.5%。16名涉毒人员中女性被告人有4名,所占比例达25%,高于一般刑事案件中女性犯罪所占比例。
四、离异家庭子女在毒品犯罪中占较高比例。通过涉毒犯罪未成年人进行社会调查,法官了解到其中有10名未成年人成长于离异家庭,另2名因与父母关系不和而离家出走,完全脱离了父母的监管。
五、有吸毒经历人员实施毒品犯罪比例较高。有10名曾经吸食过毒品,所占比例高达62.5%。
巴南法院认为,未成年人涉毒犯罪的主要原因主要有:
一、家庭教育缺失,单亲家庭子女在毒品犯罪中所占比例较高。单亲家庭的孩子得不到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正确引导,过早脱离学校、家庭,步入社会,面对社会诱惑,缺乏正确的是非观念,起上犯罪道路。
二、文化程度偏低,好奇心和对毒品的无知导致未成年人走上毒品犯罪道路。未成年人思想敏锐,好奇心强,在遭遇毒品之前,他们对抗毒品的知识较少,即使知道“毒害”二字,但毒在哪里,害有多深,却是一片茫然。16名涉毒犯罪未成年人中,有14名是初中以下文化程度,两名是职高文化,较低的文化程度、危险的好奇心、淡薄的法律意识、自我保护能力的欠缺、生活来源的匮乏使未成年人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从而实施毒品犯罪。
三、群体之间交叉感染,有吸毒经历的人员实施毒品犯罪比例较高。吸毒者与毒品犯罪有着密切的联系,吸毒往往是实施毒品犯罪的“前奏”,实施犯罪为再次吸毒提供经济保障,呈现“吸毒—贩毒—吸毒”循环表现形式。吸毒者会通过购买、获赠、偷窃等方式接触到毒品,实施毒品犯罪。
四、受成年犯罪人员的指使,协助其完成毒品犯罪。成年人实施犯罪,往往利用未成年人目标小,处罚轻,易指使控制的特点,引诱未成年人帮助完成犯罪。
对此,巴南法院建议应采取以下对策防治未成年人犯涉毒犯罪 :
一是依法从重处罚引诱、教唆、欺骗、强迫未成年人吸毒和犯罪的行为,避免未成年人因成年人的影响而染上吸毒恶习。在毒品犯罪案件中,区分成年人与未成年人各自作用的不同,依法严惩利用未成年人从事犯罪的成年人。
二是加强对监护人的教育,使其切实履行职责。我院已定期开展家长法制教育课堂,对涉诉未成年人的家长进行法制学习。
三是加强对吸毒未成年人的管理、教育。家长或未成年人保护组织应帮助对于吸毒成瘾的未成年人实施戒毒,防止其因吸毒行为而诱发其他毒品犯罪。同时,相关部门要做好戒毒后未成年人的就学、就业、帮教工作,使其早日回归正常的社会生活。
四是开展禁毒教育宣传。多渠道、多层面对未成年人进行毒品危害性教育,提高识别能力,远离毒品和毒品犯罪。要使毒品知识的教育成为一种常态化的教育。
热门Tag:毒品律师,贩卖毒品律师,运输毒品律师,走私毒品律师,制造毒品律师,死刑律师,死刑复核律师,北京知名毒品律师